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757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2〕48号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2-06-29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宁4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

金依平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宁46号)悉。感谢您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研判的中小学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及问题存在一定普遍性,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经商省人力社保厅,现答复如下。

我省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育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浙江省现有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人数(不含校外聘任兼职)共7.5万名,其中专职思政课教师2.7万名(一级教师、高级教师1.67万名)。

一、拓展源头强配备,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注重思政课师范生培育。一方面,适度扩大思想政治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师范院校重点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并引导高校相关专业(思政、德育、法律等)毕业生考取思政课教师资格,加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源头储备。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思政教师定向培养模式。比如指导丽水缙云县加大思政课定向生培养, 2020年、2021年,该县通过定向培养引入思政课教师5人,预计到2025年共有29位定向培养的思政教师回缙云县工作,将极大补充当地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

(二)严把思政课入职资格关口。要求各地新配备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取得思政课教师资格证。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中小学校发展教师党员向思政课教师倾斜。要求兼职的思政课教师必须经专题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完善专兼结合的配置机制。加强区域内教师编制统筹,合理设置岗位,确保中学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在配置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专职思政课教师比例。2022年秋季新学期,我省新增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1496名。明确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等,可兼职担任小学1—4年级思政课教师。聘请先进模范人物、英雄人物、行业专家等作为兼职思政课教师。

二、加强引领重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素养

(一)突出党建引领,激发思政课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突出党建引领在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中小学校抓党建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荣誉感。如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以“铭记辉煌路•共筑教育梦”为主题的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通过“学习行动” “红色印记寻访” “先进模范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在中小学营造浓厚思政氛围,同时凝聚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识,为课程编排提供了丰富素材。在全省范围内重点选树50个中小学校党建品牌精品案例,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情况作为评选重要内容。

(二)落实轮训制度,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性。实施中小学思政课在职骨干教师提升计划,“十四五”期间计划省级完成1000名骨干教师培训,培育50个中小学思政课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截至2022年6月15日,之江汇教育广场(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已开放思想政治类网络同步课程150门,发布课时视频1772个,报名人数25685人,访问量92.3万人次,累计学习时长14007个小时。我省把每3年对专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1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作为指令性培训,纳入省师训平台统一管理,让思政教师从理论深刻度、技术前沿度、理念完善度等方面更深层次理解思政课程内涵。指导金华市已2次针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员开展专题培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同时,注重发挥高校思政课师资资源,强化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工作,如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联合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根据丽水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的需要,开设丽水市小学思政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共有120名教研组长和120名骨干教师参加。

(三)建立实践基地,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浙江省“红色根脉”丰富,有“三个地”的政治优势,为了让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走出校门,通过实践教育培育情怀、开拓视野、更新思维、塑造人格、提升能力,我省已经在嘉兴南湖、井冈山、延安等地建立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2021年全省共遴选了90个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践基地,主要包括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革命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名人故居等。后续将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基地的考评、指导,并扩大覆盖面,启动新一轮基地遴选工作。

三、深化教研强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

(一)配强思政课教研员。全省教研部门充分利用四级教研理论,用好学科基地、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教研组长等专家团队,创新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综合能力比赛及展示、跨学段联合教研展示等教研活动方式,多样态多方式促进教师能力提升。2021年开展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中,我省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共推荐35名教师参加省级选拔,最终7名人选被推荐到全国。

(二)提升校本教研能力。开设了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和基本体例、教材解读策略、教学设计技巧、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教学评价实施建议、教研组建设策略、校本教研实施策略等课程,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课堂实践、互动研讨、案例分享等方式提高小学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以及教研组建设和校本教研的能力。比如宁波市积极探索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模式,成立中小学德育工作“两中心一基地”,统筹规划中小学德育发展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发展等,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德育工作水平。

(三)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以高校的“大手”拉住中小学的“小手”,夯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共同基础,“十四五”期间将遴选15个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示范团队。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小学校”结对工程,确定一批优秀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牵头单位,突出立德树人的同向性和同质性,注重课程目标的年段适应性和学段连续性,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快速破题、协同攻关,探索进一步打破思政课的校际和学段壁垒,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激活全链条思政育人的“一池春水”。

四、创新评聘重激励,提升思政课教师岗位吸引力

落实思政课教师激励保障制度。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和办法,督促全省各地各校探索实施符合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办法。2020年起全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中首次单独设立“思政课”面试组,让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评价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实际。加强思政课教师研修活动等专项经费保障,在各级评优评先中给予倾斜,2022年省级已开展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的选树工作。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考评。省教育督导委员会把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内容,并作为对教育工作业绩、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各地要统筹做好绩效工资和考核奖总量的分配,鼓励在总量内因地制宜设立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调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工作积极性。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省级部门指导各地开好开足思政课,加大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持续加强中小学校教师包括思政教师定向培养和公开招聘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收入分配政策指导,合理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和评聘标准,注重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养,发挥职称、待遇等方面的正向激励,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兼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人:教师工作处袁沉,电话:0571-88008699)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6月29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