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教育评价改革 > 校地风采

数智赋能,让成长看得见
发布日期:2022-12-13 浏览次数: 字体:[ ]

11月16日,之江汇智慧教育论坛——数智赋能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研讨会暨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推进会在杭州市凤凰小学举行。会议由上城区教育学院主办,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力等领导专家出席,共同探讨数智时代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传播区域及学校实践经验,分享专家智慧,赋能教育评价,促进师生成长。

王会军表示,今年教育部提出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把浙江列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单位,“这项工作在我省正扎实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是一个评价改革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就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最前沿,通过评价改革撬动、引领教育改革的时代已经来临。”李政涛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智能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观念、走向与难点》视频报告中,他从专业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教育评价改革的九大观点、六大走向以及十大难点。他希望评价多为学生发展服务,让评价改革回归教育初心,同时,老师也要练好新的评价基本功,为实现美好教育而努力。

方张松作了题为《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我省的实施路径和作业命题改革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方张松提出,小学生评价改革要从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入手,坚持低段无纸化考试、学科分项等级、实践性评价,同时也要完善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为评价改革提供系统支持。

刘力对论坛活动作了专家引领,并带来主题报告《回顾与思考:学生评价两个“当年”研究实质性评价带来的思考》,分享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格鲁吉亚著名教育家沙·阿·阿莫纳什维利提出的“实质性评价”研究,以及三十多年前的“学生班集体教育综合评价”研究,他强调,我们要以史为鉴,回顾、吸取历史中有规律、有探索性的经验来推动当下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上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沈永翔作《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上城实践》主旨报告,介绍了上城区学前智慧成长平台、小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和初中学生评价系统。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智慧教育拓展中心总经理汪峰介绍了《基于“梧桐云”数智化评价的平台开发》,从政策背景、系统实现和建设成效三方面展现了凤凰小学梧桐云平台的建设方案:基于“五育并举”的理念,通过伴随式成长记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2021年受教育部表彰的11个评价典型案例之一的学校,本次会议的东道主杭州市凤凰小学,综合评价改革已经进入2.0阶段。“未来要凸显学科分项评价,细化学业成绩等第评价,让学生选择老师来评价自己。”校长缪华良说,凤凰小学坚持用评价改革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考查学生纸笔测试能力以外的综合评价方式,“情境测评”“分项等第评定”“卡证章评定”“学科述评”,让大家看到了评价改革的深化方向。从“作业即作品”,到“无分”综合报告单,再到小学生“全息画像”综合评价,凤凰小学搭建起全过程评价体系。学校构建了基于4K数字硬件、4H数智运用、4C数字评价的“梧桐云”平台。会议现场,学生“滴”一声刷卡,该学生的日常作业情况和学期末评价全部显示了出来,“梧桐云”不是数据的堆叠,而是通过成绩、成习、成就、成像为学生制作了一本伴随式成长纪念册。

研讨会还安排了“区域经验”“作业智评”“数智学评”等分论坛、课堂教学观摩、改革成果展示活动。

省内外众多学校积极学习借鉴,会后,凤凰小学发起成立民间学术组织“全国小学生综合评价实践联盟”,目前已有遍及全国25个省份的上百所学校加盟,共建共享小学生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

(供稿:上城区教育学院、杭州市凤凰小学)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