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教育评价改革 > 校地风采

劳动教育齐探索 联片活动促成长
——瓯海、永嘉、文成举行联片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2-11-22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了进一步构筑新时代劳动育人工作模式,推进区域评价改革项目,促进区域综合实践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共富,11月17日,温州市瓯海区、永嘉县、文成县联合举行综合实践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承办。

本次活动安排了课堂教学展示、实践项目分享、试课三个板块。

上午举行课堂教学展示,三区(县)六位老师为本次联片研讨活动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温州慧中公学小学黄文嫣老师的《我会叠衣收纳》通过动手实践、观摩示范、创编儿歌、观看微课视频等多种渠道的情境教学,引导孩子们化身叠衣能手,体验成功的幸福。

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钟财锋老师的《“亚洲人参”——葛根》以自录的微视频导入教学情境,妙趣横生,学生在制作葛粉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不易与团队合作的重要。

永嘉县上塘实验城北小学盛秀燕老师的《打败劳动马虎虫》利用情景剧切入课堂,让学生们化身啄木鸟,通过采访、思辨等形式,提升劳动责任心,感受到劳动虽平凡却美丽。

文成县实验中学李文武老师的《一道家常菜的制作》别有一番风味,将课堂搬进了学校的知味坊,灶台上学生们分工合作,大展厨艺,六道精品菜肴轻易间就端上了餐桌,大家开心地品尝自己的烹饪成果。

瓯海区牛山实验小学潘喜施老师的《时尚补丁》构思巧妙,潘老师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欣赏补丁秀时引出了“用平针法缝一个时尚补丁”的劳动任务,学习并掌握缝补的技巧,凭借灵巧的小手在自己的旧衣物上穿针走线,成就了旧衣服上美丽的饰品。

温州大学茶山实验小学李林好老师的《给果树挂上标识牌》给与会者脑海里留下了数字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烙印,学生们从讨论交流开始,形成初步图案设计,再通过电脑扫描ser CAD软件修改果树标识成图、连接激光切割铭牌等环节,亲手为果树制作了标识牌。

下午,全体与会人员集中在报告厅,六位老师从学校项目实践或个人项目实践等角度与大家做了精彩的项目分享。

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徐国新副校长以《四时生发,四园成长》为主题,从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劳动素养;整合地域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劳动项目;融合素养评价体系,形成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与大家交流学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实践。

永嘉县瓯北第五小学章茜茜老师分享了学校因地制宜开发的劳动项目《花果的采摘养护》。章老师以“乐得”为引子,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将传统文化和农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学校开展成立“护绿小队”、打卡校园花果地、采摘校园花果、养护校园花果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花果种类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劳动中培养丰富的社会情感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成县学生实践学校刘秀萍老师与大家分享《研学实践与探索》课程。文成县学生实践学校夯实研学课程的探索和开发的基础,坚持“在体验中学做人,在实践中求真知”的育人理念,利用特色研学和教育传承文化相融合的模式,精益求精地创新思路,形成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特色。在“文成研学—智慧伯温”研旅线路中,将云江文化、刘基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真正实现了在体验中学做人,在实践中求真知的育人理念。

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陈婷婷副校长进行《桂花雨飞》劳动项目的探索实践分享。茶山桂花历史悠久,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背景,为“桂花雨飞”项目提供了坚实基础,本项目通过“桂花为什么被人们推崇为‘金秋娇子’”这个驱动型问题形成数个子问题,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想法的形式,去识桂花、寻桂花、摇桂花、晒桂花、品桂花。

瓯海区瞿溪第一小学徐琼瑶老师为大家带来试课展示《冬至趣探》。在注重创意、可行、完整的小组活动下,徐老师以《二十四节气歌》幼儿手指游戏以及冬至的文化为方案主题,运用冬至美食文化麻糍、冬至农事活动保温防冻与施肥引导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冬至习俗。实行奖励小组竞争机制,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提升沟通能力,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围绕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主题,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动手能力。

文成县南田镇小杨美红老师与大家分享《让劳动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小学二年级“洗涤”项目实施案例》。杨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利用周末、寒假时间开展班级劳动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记录学生实践过程并及时反馈,多维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劳动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最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研训员黄辉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对各县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开展予以了充分肯定,鼓励各区县教研共富、结伴而行。他希望各校能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劳动教育,开发凸显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供稿:瓯海区、永嘉县、文成县教育局)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