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0-07150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0-09-08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宁波市鄞州区打出“四+”组合拳 抓实初中强校工程
发布日期: 2020-09-08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战略筹划+大增投入”硬核保障,落实初中优先发展

一是强化战略筹划,拓展优质资源。于2017年9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学校建设的工作意见》,提出了资源扩充、教育质量、管理品质、师资队伍四大提升工程,着力加强保障、深化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同年10月,制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意见》,明确以“优质学校+普通学校”和城乡结对的形式,组建了首批联盟式初中教育集团6个,覆盖了公办初中校区数的48%。积极推进在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交流、办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紧密共享,探索建立城乡学校协同发展、一体共赢的运行模式,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办学联盟的建设推动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的同步发展。

二是大增教育投入,强化初中保障。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年增长100元,到2022年达到2000元/生。在保障初中学校原有各项经费的基础上,每年36班规模及以下的学校安排50万元、36班规模以上的学校安排80万元的内涵发展经费用于初中课程改革和特色文化建设,为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确保教育系统教师编制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重点增加初中学校教师编制,连续2年招聘初中教师101名,提高初中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10%,提高初中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和公积金缴存比例,初中教师人均收入每年提高3-4万元。

二、“分类发展+深化改革”优化内涵,提升初中办学质量

一是实施分类发展,推动协同成长。积极推进初中强校工程,探索“强基计划”背景下的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校制宜对不同类型学校实施发展定位,分类指导,促进初中教育资源的互补互促,推动协同成长,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目前区内拥有蓝青学校、赫德实验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鄞州实验中学、宁波七中、宋诏桥中学、曙光中学、鄞州外国语中学等一批优质公办学校,初中优质教育的体量和质量处于全市前列。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成效。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学校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在开设开好拓展性课程的基础下,积极实施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改革,尊重差异、因材施材,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同时,以“三个为本”“三个更加重要”为指针,积极推进“学为中心”的“生动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以“总量控制”“科学分层”“晚十点不作业”为原则,区域推进“分层作业”改革,走轻负高质的教改之路。至今2所学校成为宁波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样本学校,2所学校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5所学校课程获评市精品课程。

三是实施“互联网+”改革,推行同步课堂。早在2018就开始试点“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起步早,发展稳,利用同步课堂和教师网络研修开展校际结对。2019年结对帮扶22所,其中初中8所;2020年结对帮扶20所,其中初中6所,结对帮扶学校初中占比56%。所有结对学校均已在之江汇教育空间里开设特定栏目,有30余篇报道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2019年4月19日,宁波市教研室“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调研活动在我区开展,全市各县市区共计200余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鄞州区学校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2020年5月,荣获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

三、“学校+家庭”合力育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是关注学生个体,促进健康发展。2015年9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鄞州区中小学德育导师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改革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全面推进“1+X”模式的导师制工作,在中小学每个班级配备1名首席导师和若干名导师,每名导师与若干名学生结对,共同承担育人工作,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并于2019年3月成立了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促进中心和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并设立了“健康成长护航工程”基金,全面护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是推进家庭教育,凝聚育人合力。成立“德育与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和家长学院,启动学生生命共同体建设,发展家庭教育,把德育和家庭教育提到学生发展的重要位置。学校成立“校委会”参与讨论学校事务,共同谋划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班级成立“家委会”,助力教育,同向携手,共谋发展,推进学校开放办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格局。

四、“高端培养+梯队建设”培育教师,建设初中教育铁军

一是牵手沪杭,打造名优校长队伍。把校长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外地专家,举办“未来学校发展校长论坛”“马骉工作室初中校长论坛”“初中校长学习共同体·崇明论坛”等高端论坛。构建“初中校长学习共同体”,由局长亲自担任初中校长学习共同体的组长。聘请顶级专家担任区域教育顾问,安排12名初中校长跟班学习。近年来获评市名校长4人,教育管理名家1人,2名校长参加国培计划赴海外研修。

二是高端培训,助力骨干教师成长。依托“三名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等载体,通过高端培训、师徒结对、校本研训等措施,提高骨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着力打造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年来,培养初中市教坛新秀一等奖13人,市学科骨干2人,省教坛新秀5人,并囊括初中5个主要学科,省教学论文(基本功)评比一等奖8个,全国各类竞赛评比一等奖20余位。

三是多措并举,优化教师成长梯队。班主任培养上,制定出台《加强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导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了“新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的发展梯队。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优秀班主任。教师培养上,构建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的发展梯队,实施区校两级分层分类培训,聘请知名专家作导师,在专业研修、学术研讨等方面为学员全面指导。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