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0-06968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0〕102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0-07-02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台46号建议的答复 | ||||
|
||||
浙教厅提〔2020〕102号 陈世龙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建议》(台26号)悉。感谢您对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学生体测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合省体育局的意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体质健康测试是衡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省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确保增强学生体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2007年开始,我省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工作。省教育厅组织高校对入学新生进行学生体质检测和统计分析,特别是对各市、普通高中进行排序等,受到新闻媒体、社会广泛关注,构建了学生体质监测的倒逼机制。2013年起,进一步加大力度,以回溯生源初中、小学的机制,落实市、县(市、区)高一、初一新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布制度。2014年又建立实施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通报制度,每年对全省高校本科大三(专科大二)学生实施现场抽测,并将抽测成绩进行排名,向社会公布。2014年,全省建立了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年度报告制度,促进学校重视和落实体育、体质健康工作各项措施。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通过近几年各方面的努力,我省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逐步呈现平稳走势。2018学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分为73.22分,合格率为92.98%,良好率为20.23%,优秀率为1.33%。近几年来,体测平均分与合格率等成绩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同时各地各校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在2017—2019年教育部对全国各省的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测中,我省学生体测成绩优秀率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 (一)构建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 2008年1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浙江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文件一方面明确提出了通过5年的努力,浙江省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还提出了关于“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告制度”的要求。根据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导向,我省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与优良率作为学校学生体质状况的评价指标。 为了规避各类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可能出现因“自测自评”而引起“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市高中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科学性与指导性,2010年我省正式启动了浙江省高校新生(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的通报制度。我省是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以生源市、生源高中为单位进行排序并向社会公布的省份。通过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与结果分析来评价各地市及各区县高中生源学校的体质健康状况,这是我国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基础数据统计的一项制度创新。该制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供体质数据的单位(高校)与数据评价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种剥离了利害关系的数据提供模式,能最大限度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2010年以来,我省以本省输送的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评价其生源地和生源高中学校的体质健康水平,已经连续9年向社会发布“浙江省高校新生(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的通报”,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通过以生源地和生源高中学校为单位排序并向社会公布的倒逼机制,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与压力逐级向下传导,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一步统一思想、引起重视,实现了“以评促建”的工作成效,也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把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近年来,在教育部抽查复核、省教育厅现场抽测和督查评价等机制保障下,我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大幅提升。 一是我省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要接受教育部的抽查复核。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工作实施方案》(教体艺司函〔2016〕39号)精神,教育部每年组织专家组到我省各类学校进行体质抽查与复核,对数据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同时还要通过各类学生自测上报数据与教育部现场抽测数据的一致性进行研判。2016年至2018年间,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抽查复核数据一致性分析合格率(86.1%~97.3%)保持全国排名前2。 二是我省每年对各高校上报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与指导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的高校新生数据,进行严格的数据筛查,剔除所有未达到国家标准的数据,有效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同时,省教育厅每年召开全省高校体育工作会议,对全省各高校上报高校新生数据的上报率及有效率排名进行通报,确保各高校体育部室对学生体测工作的高度重视。 三是自2014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开展对全省所有本科及高职院校进行体质健康的抽查与结果通报,对每所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方案进行相应的督查与指导。2019年,省教育厅组织了13个专家工作组对全省56所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的大三学生和45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大二学生(共20000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主要指标进行了现场抽测。通过省级现场抽测及结果通报,有力保证了各高校对学生体测工作的重视,也有效提升了学生体测工作的规范性。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虽然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质健康现场抽测优秀率普遍高于全国水平,但纵观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长期居家生活,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缺乏体育锻炼,开学复课后无法短时间恢复高强度体育训练,给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您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省体育局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部门联动,全面加强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努力提高全省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推动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动态分析预测、信息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从体育活动、专项督导、社会监督、科学评价、表彰奖励和问责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对各市县和各类学校的分类指导。 (二)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今年因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暂缓开展高校学生体质抽测工作。下半年省教育厅将继续在全省高校开展抽测工作,进一步拓宽体测抽查工作的覆盖面,在原基础上增加每所学校抽测学生样本量;提高专业性,组织体育专业队伍至高校开展抽测指导工作。要求各高校充分重视体质健康抽测工作,成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全面推动学生体育锻炼,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引导,提高学生体质测试动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深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与应用。通过督查与相互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体质健康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着重通过挖掘与利用数据,指导教师教学、学生科学锻炼;通过评优评先,总结先进地市与学校的管理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尝试将体质数据与学生医疗大数据相结合,建立我省健康促进平台,全面提高我省体测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数据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拓展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指标,争取为各地市提供更加系统深入的体质数据分析服务,进一步实现数据评价的指导性与实用性。 (四)组织专题调研探索创新机制。组织专业力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专题调研,聚焦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情况。结合调研结果,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督查机制,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探索体育纳入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一手抓体育教学一手抓督查评价,全面提升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共同的关注和努力,逐步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学生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省教育厅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处卢文思,电话:0571-88008881) 浙江省教育厅 2020年7月1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