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482082/2020-06975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0〕74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0-07-02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66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7-02 浏览次数: 字体:[ ]

浙教厅提〔2020〕74号

王良静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增加浙江高校“人生健康维护”教育必修课程,促进青年健康素质》(第667号提案)悉。感谢您对我省学校健康类课程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紧密联系实际,针对高校健康类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结合省卫生健康委意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展工作及成效

加强高校健康维护课程建设,促进青年健康素质,是加强高校课程建设,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省高度重视高校课程建设,重视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将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纳入“健康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提出了十一大国民健康行动,其中之一是健康素养提升行动。该项行动明确指出,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让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明确,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着重加强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卫生健康部门作为健康浙江建设的牵头部门,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不断推进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将健康素养提升行动的相关要求落实到包括高校在内的各个领域。

(二)加强健康类课程建设,把健康知识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2019年省教育厅统筹推进省级“五类金课”建设,要求各本科高校科学谋划一流课程建设,立足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要求,优化重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增强课程建设质量。加强健康类课程建设,开展本科高校省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在各校筛选推荐的基础上,全省认定了健康类省级一流课程9门。开展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鼓励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目前我省已认定《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等健康相关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8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

(三)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形式,不断扩大健康教育影响面。近年来,全省各校在开设健康类课程的同时,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把握各类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线上网络教育、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资源,线下课程、专题讲座、校园墙报、校园文化建设等载体,实施分层分类宣传教育。积极发挥专家团队、学生社团、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提升高校健康宣传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省高校学生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生动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和防控技能。

(四)部门协同,共同推进学校健康教育深入开展。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我省每年组织开展全省“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对学校卫生健康工作10大项44个子项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全省教育系统通报并限期整改,以执法检查和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学校健康教育水平。省教育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爱卫办持续开展全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从6个方面50个具体项目进行学校健康教育建设,有效提升了学校健康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下步工作举措

尽管近年来我省高校健康类课程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高校课程建设,指导高校开发和开设健康类课程,提升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一)全面推进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健康浙江”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在全省校园和广大师生中倡导“健康第一”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二)不断加强课程建设,采取线上教学等形式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加强对高校培育和建设健康类课程的指导,进一步指导高校科学谋划一流课程,支持有关高校将健康类课程纳入必修或选修课程。继续建设省级“五类金课”课程。做好省级一流课程的认定工作,增加高校健康类课程的数量,不断提升质量。同时,对业已在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形成良好教学效果的优质精品健康类课程,鼓励其他有关高校共享应用,扩大受教面和影响面。

(三)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学校健康教育管理。加强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红十字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统筹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协同卫健部门持续开展全省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加强学校卫生执法检查和卫生监督。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爱卫办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2020年全省力争新增建设“健康促进学校”500所,整体提升学校健康工作水平。

(四)巩固和加强高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障。目前,我省高校校医院、医务室均已按照国家设定的相关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设立,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全省高校校医院、医务室实行综合监管和定期校验。今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加大对校医院和学校医务室指导和监督,促进其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障。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高校健康类课程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何邦键,电话:0571–88008729)

浙江省教育厅

2020年6月29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