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482082/2020-06903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0〕22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0-06-19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湖2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6-19 浏览次数: 字体:[ ]

浙教厅提〔2020〕22号

吴小利、王盛、张卫东、包明、沈忠峰、孙频、杨卫东、周明明和丁鸿敏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内地西藏班办班学校建设,增加生均经费补助的建议》(湖20号)悉。衷心感谢你们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关心。经商省财政厅,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全国首批承办西藏班的省市之一,其中举办西藏班已有33年历史了。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对内地西藏班不断加强领导,精心管理,积极为培养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稳定贡献教育力量。我们不断改善内地西藏班办学条件,抓好人才培养,关心爱护学校师生,确保内地西藏班办学环境安全稳定,教学工作平稳有序,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我省共有12所学校举办内地民族班,其中有2所内地普通中学西藏班,全省共有内地民族班在校生6685人,其中藏族学生1084人,办班以来已累计培养毕业生16064人。

为办好内地民族班,省级投入方面,省财政在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支持“一县十八乡”民族班建设,并安排2000万元转移支付资金改善绍兴、金华和湖州民族班办学条件,其中湖州市西藏班资金405万元。地方投入方面,要求各地民族班年生均经费不低于1.3万元,同时筛选优质学校承担办班任务,拿出最好的校舍、设施等教育资源用于举办民族班,有不少地方还专门建造了新教学楼、实训楼和学生宿舍,添置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累计投入超过23亿元的办班资金,为广大民族班学生营造温馨、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下一步,根据你们的建议,我们考虑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切实落实内地西藏班建设发展政策。

一、切实保障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条件。在经费投入方面,一是省财政继续将民族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列入省对市县改善基础办学条件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对“一县十八乡”民族班投入维持1000万元不变,对绍兴、湖州、金华等地举办民族班给予支持,统筹安排2025万元。二是鼓励地方根据财力,稳步提高对民族班的生均经费补助标准,确保民族教育投入稳步增长。三是认真落实民族班学生资助政策,民族学生符合条件的,均可享受保育费减免、营养餐、国家奖学金等政策,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不断提升内地西藏班的培养质量。一是完善优秀师资选派机制。指导各地重点选调业务素质好的骨干领导和教师,组成内地民族班师资团队,保证内地民族班的培养质量。二是建立教研制度。继续分学科开展内高班教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为内高班教师提供锻炼和交流的机会,促进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年度报告制度、学生思想政治分析制度、问题通报制度和函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三、不断加大对内地西藏班的关心关爱。一是在思想上关爱。各办班地将民族团结和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教育纳入新生始业教育计划,把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期开展民族班学生思想动态研判,通过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确保学生安心学习。二是在生活上关心。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根据学生的民族习俗,安排好吃住行,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在重大民族节日与学生联欢或座谈,给予学生节日的慰问;并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友谊。三是在学业上关照。针对部分学生存在基础性课程学习困难等情况,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业成绩。

再次感谢你们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省教育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联系人:省教育厅财务处余娟,联系电话0571-88008908)

浙江省教育厅

2020年6月17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