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0-00272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0-05-14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工商大学“六个加强”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四个不” | ||||
|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工商大学坚持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以“六个加强”抓实抓细毕业生就业工作,力争打赢就业战“疫”保卫战。 加强组织保障强有力。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科学研判形势,将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整体体系,制定《学校防疫期间做好就业工作总体安排》并纳入校长办公会议专项部署,确立“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就业进度不停滞、就业质量不放松”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各学院提高站位,严格落实就业工作院长、书记双组长责任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出台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办法等具体细则,多措并举激励毕业就业。 加强信息沟通保畅通。疫情管控以来,为确保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信息沟通,学校统筹51个校院就业信息平台,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信息发布渠道。加强对外联系,努力开拓就业渠道,充分利用校友、教职工、行业企业、社会招聘平台等资源开发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学校组织吉利、海康威视、物产中大、等2000多家企业宣讲和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等地市组织的19场线上双选会;进一步扩大就业合作范围,在校政、校地、校企合作之外加强和行业协会协作,招就处与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就业质量。 加强云端招聘不停歇。学校积极推进“就业+互联网”云就业,在线上实现毕业生简历一键投递,在线笔试、远程面试等需求,为企业提供就业信息发布、在线招聘会、空中宣讲会等服务,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全覆盖网络招聘服务新模式,提高了就业招聘工作效率。迄今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线上双选会11场,参加企业20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8万人,参与学生超过10000人次。各学院精准施策,举办与学院对口的语言类、食品类、旅游类等专项“云招聘”双选会200多场,极大促进学生就业主动性。 加强就业服务更便捷。疫情发生后,学校及时调整优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和就业服务,采取邮寄、线上等“无接触”方式,为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书审核签章、改派等就业手续,毕业生办理就业相关证明、就业求职补贴申请等服务可以一次都不用跑。截至目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无接触”服务已为近2000名毕业生办理就业证明等相关材料。 各学院打出各种“组合拳”,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金融学院以一站式就业服务为目标,提供线上签约和三方邮寄接收服务,实现签订三方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转变。人文学院推出就业“云办理”服务。涉及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学籍证明、成绩单、就业推荐表、三方协议等均可通过邮件、传真、电话、快递等无接触方式进行办理。食品学院增设就业云服务,支持学生线上手续办理,优化毕业生各类手续办理。 加强就业帮扶更精准。学校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动态实时摸清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困难诉求、求职意愿,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疫情重点地区学生等学生群体的帮扶落实到学生个人,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岗位推荐、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各学院群策群力,就业帮扶暖心大招频放。金融学院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电子信息库,实施“一人一策”,围绕“党员干部管一面”“指导老师领一线”“校友资源抓一点”,订立“1+1+1”帮扶计划,学院班子成员实行承包责任制,精准帮扶,分组包干就业最困难学生。东语学院通过“五暖工程”向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求职补贴,成立朋辈就业互助小组,覆盖至全体毕业生,帮扶更多学生及早就业。管工学院针对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等毕业生群体,积极与在杭企业联系,搭建企业、毕业生的就业桥梁,已为包括一名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学生在内的20余位同学成功推荐了就业岗位。 加强线上指导提能力。学校将每学期一季的就业指导服务也搬到了线上,组织各学院继续开展第六届“职面未来”就业服务集结号活动。活动围绕职在等你、技胜一筹、职场体验、职抒己见、职业领航等5个篇章,通过线上班会、云企走访、校友分享等形式,为不同群体毕业生提供精准、分类指导。金融学院开展求职竞争力提升工程,通过开设“金融学院云上就业服务系列讲座”,以考研复试调剂篇和求职加油站篇进行分类指导和分批培训。统计学院整合教师、校友、企业各方资源,通过“班主任160计划”与“一对一就业200计划”携手共同打造集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政策咨询、信息收集为一体的线上线下360度全方位的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环境学院专门成立了“企业精英炼成团”“考公考编上岸团”等四大就业联盟,搭建精准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就业交流的线上平台,一对一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指导等贴心服务。信电学院建立就业技能培训群,启动“E职伴解助学计划”助力毕业生拿到心仪OFFER,启动疫情下考研升学激励计划、同辈帮扶计划。精准一帮一,复试避雷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