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0-00050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19〕109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0-01-09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第6号提案的答复 | ||||
|
||||
浙教厅提〔2019〕109号 民进省委会: 你们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切实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第6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你们在提案中对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性非常强,提出的建议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具有很大的政策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经商省编委办,现答复如下: 一、浙江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实施《浙江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契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在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上,把17.7万余名农村教师纳入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发放范围,人均245元/月;11.7万余名农村教师纳入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发放范围,人均382元/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工作案例;10.2万余名乡镇教师纳入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发放范围,人均262元/月;在此基础上,各地对特别偏远、特别艰苦的农村、山区、海岛等学校教师,结合实际出台了倾斜分配政策,覆盖1594所学校,惠及5万余名农村教师,人均163元/月。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工资待遇越高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建设一批教师公寓或利用闲置校舍改造为教师周转宿舍,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截至2018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比例达到95.4%。 (二)提高农村新教师“入口”质量。为满足农村学校实际需要,提高新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我省坚持固本强基,持续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省共定向培养师范生1667名,其中为农村及偏远地区培养小学全科及紧缺学科师范生1561名。这部分师范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到农村学校任教,既满足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实际教学的需要,又从“入口”上提高了农村新教师质量,为今后的业务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宽农村教师业务成长渠道。对于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任教的中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审中适当放宽学历要求,课题和论文不再做刚性要求,更加侧重考察工作业绩,提高实际工作年限的考核权重,不简单套用城区教师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在高级教师及以下评审中,要求农村学校教师通过率原则上不低于城镇教师。在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的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表现优秀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单列评聘高级职称,不占所在学校高级职称比例。2016年启动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以来,有38名农村学校教师通过评审。 (四)加大农村教师评优表彰力度。在严格控制评优表彰项目的大前提下,省政府设置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2年评选一次,每次100名,省财政给予5万元奖励。据统计,2012年以来,农村教师有84名获得省特级教师称号,162名获得省教坛新秀称号,350名荣获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称号。做好农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农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等工作,配合马云乡村教师和乡村校长计划做好宣传、推荐和选拔,对评为“浙江最美教师”的农村学校教师,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宣传。 (五)加大对农村学校帮扶的政策引导。2014年起全省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域内交流制度,近5年有6.5万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覆盖,进一步畅通校长教师交流的体制机制。在交流中加强政策引导,重点引导优秀教师从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2017年起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选省特级教师、县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时,被评选人须具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3年,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2020年起城镇义务教育教师参加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应具备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的经历。2014年开始实施“希望之光”教育帮扶计划,选派教育专家团队到省内加快发展地区开展全日制支教工作,累计选派完成11个教育专家团队55名优秀教师。每年组织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600余场,把优质教师资源免费送到农村学校。以150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名师带徒”活动,50%的名额用于重点农村学校教师。 二、浙江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从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看,农村学校教师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是受制于国家对事业编制总量的控制,尽管2015年把农村中小学校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标准,但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没有增加,教师数量仍不有效满足农村自然“小班化”等小规模学校的教学需要。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事业编制的历史欠账更大,导致非编教师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其次是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不到位,部分市地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存在差距,有的地方差距还比较大。在这一大背景下,尽管我省对实施了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津贴补贴,但总体收入不高的实际对农村教师的影响更大,农村学校吸引不到优秀人才,稳定优秀教师在农村教师任教困难。第三是农村学校教师总体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矛盾比较突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等学科教师不足,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不足。等等。 三、省里已在积极研究落实政策措施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我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予以高度重视。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打造稳定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第一是深入实施浙江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完善农村、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定向培养制度,探索“互联网+教师”模式,解决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2019年计划定向招生培养小学全科、各类紧缺学科教师648名,比2018年增加18%。确定1515所“互联网+义务教育”,建立城乡学校“同步课题”。第二是完善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农村任教年限的权重,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的通过率一般不低于城镇学校教师。在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的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表现优秀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可单列评聘高级职称,不占所在学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我厅已经会同省人力社保厅开展调研工作,预计在8月份出台具体实施文件。第三是重点加强农村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2019年完成202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申报计划85名,比2018年增加31%。完善名优教师结对帮扶乡村青年教师制度,实施银龄教师讲学计划和百人千场支教计划。2019年上半年已经完成595场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惠及23200余名农村学校教师;部署面向农村、民办幼儿园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省级培训420名。宁波市北仑区计划招募80名银龄教师。衢州市柯城区成立“银龄讲师团”到农村学校讲学,受益师生有6000余人。舟山市印发《舟山市银铃讲学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9年面向全国公开招募24名退休的优秀教师。第四是强化“越是艰苦、越是偏远、待遇越高”的政策导向,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倾斜政策,增量部分纳入绩效工资单列管理。继续开展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每两年评选100名,省政府给予每名5万元奖励。第五是关心关爱农村青年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城区设立教师驿站。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利用闲置校舍改造或学校自有土地配建教师周转宿舍,多渠道解决教师临时住房困难。杭州市江干区2018年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青年教师集体公寓,采用“改建一批、盘活一批、新建一批”等多种方式建设青年教师集体公寓,100%满足三年内单身青年教师的周转用房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各地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实际需要制定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情结的教师。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对编制和岗位的统筹,畅通城乡教师交流渠道,在总量内选派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依法保障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农村教师公寓房条件。加强农村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培训,借助“山海协作”、“希望之光”和“百人千场”等平台,加大对农村学校帮扶力度,拓宽农村学校教师业务成长通道,努力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 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按照小学1:2、初中1:3的班师比核定编制,以及允许农村学校教师子女挑选当地优质学校就读等建议,因国家编制总量控制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等政策制约,目前还不能实施,敬请谅解。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省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教育厅 2019年7月6日 (联系人:教师处应才力,电话0571—880089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