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0-00020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19〕55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0-01-08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杭102号建议的答复 | ||||
|
||||
浙教厅提〔2019〕55号 周炜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杭102号《关于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悉。您的建议有数据、有分析,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后,我省立即组织教育、医学及相关部门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文件起草组,同年10月成立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2019年2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省教育厅先后组织开展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专家座谈会、部门联络员会、全国试点县(区、市)和改革试验区工作会、全省近视防控视频会议等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和部署。在此期间杭州市、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丽水市等多地开展了中小学生近视抽查、普查工作。4月16日,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联合启动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各县区根据统一部署,全面开展6至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抽查工作,抽查学生总数超过60万人,将于6月底前完成数据汇总分析。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4月20日,发布《浙江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实施八大工程,实现近视防控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5月30日,“目浴阳光,你我同行”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爱眼日暨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活动成功举行,6月11日,召开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全面推进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二、下步工作 (一)进一步减少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近视形成的重要因素是眼睛疲劳。本着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原则,把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校外治理,加强引导。在内容上重点减过重的课外和课内负担、机械重复的刷题负担、超纲超前的教学负担,在学段上重点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严控学生家庭作业总量,控制考试难度,规范推行开展放学后托管服务,取消一切形式的集体文化补课,切实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省教育厅等部门将出台《浙江省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方案从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规范考试评价、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规范中小学校招生、严格培训机构和竞赛活动管理、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强化政府责任等方面,对减轻中小学学生校内外学业负担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二)增加户外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我们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草地上跑、在操场里玩,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深化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继续实施“省市县(区)校”四级开展中小学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联赛制度,目前全省每年有20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是全国开展时间最早、参加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学生联赛。继续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与水平提升,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76所,到2020年要求达到2000所以上。同时确保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早上上学时间要求在8:00以后;小学生晚上9:00、初中生晚上10:00以后不做作业,按时睡觉。 (三)进一步改善用眼环境。加强健康教室建设管理,确保与视觉健康和近视防控密切联系的环境、器具标准的执行落地。参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14)》国家标准,结合我省儿童青少年发育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课桌椅的设计、采购,逐步实现高度可调式课桌椅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在《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基础上,推进实施“健康教室照明”计划,保证不同天气、时段,桌面、黑板等器具表面的健康光照度。控制电子产品使用,要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控使用APP布置作业。 (四)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卫生室建设。以近视防控为抓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国家要求建设符合标准的学校卫生室,积极配置校医和相应的基础诊疗设备(包括近视检测设备),加强校医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逐步实现全省各幼儿园、中小学每校或每千人配备专兼职视觉健康校医或保健教师1人,形成学校一线防控近视的中坚力量,保证近视防控工作可持续进行。对暂时不具备配备校医条件的学校,倡导利用社会、市场资源,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或业务托管、外包等措施来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确保师生健康。 (五)进一步加大督导考核。为确保工作落实,国家建立了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按照国家要求,我省出台了相应的评议考核制度,明确要求“对学生近视率下降幅度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以及年度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优秀的市、县(市、区)予以表彰,对未实现年度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目标的市、县(市、区)进行通报、约谈。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市、县(市、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推广宣传综合防控近视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对负面典型予以曝光。加强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师发展培训中增加近视防控知识技能培训选修课程,开展学校、社会近视防控科学普及宣传,通过开展家长眼保健学校建设、制作一批便于传播的动漫自媒体素材等方式,广泛开展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引导家长、家庭和全社会重视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行为和习惯。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并希望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教育厅 2019年6月25日 (联系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沈叶庆,联系电话:0571—8800887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