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职业与成人教育
索引号: 002482082/2019-00200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19-04-18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2018年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19-04-18 浏览次数: 字体:[ ]

浙江省教育厅 

2018年,浙江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秉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紧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期,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力打造浙江特色、国内领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办学规模保持稳定,“普职比”大体相当,办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直以来,浙江省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将中职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对初中后分流实行宏观调控,每年按大体相当的比例统一制定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全省有中职学校323所(包括普通中专44所,职业高中186所,技工学校77所,成人中专16所,其中,国家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17所,省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0所,省等级中等职校142所。全省中职学校招生22.63万人,其中,普通中专2.89万人,职业高中14.12万人,技工学校4.87万人,成人中专0.75万人;在校生数67.97万人,其中,普通中专9.12万人,职业高中41.57万人,技工学校15.36万人,成人中专1.93万人。与2017年相比,全省中职学校的招生数(2017年为23.19万人),比上年减少0.56万人,在校生数增加了1.61万人。全省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分别为1:1.13、1:1.13(见表1)。 

表1:2017-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在校生数情况

项目
年份

学校数(所)

在校生数(万人)

招生数
     (万人)

毕业生数(万人)

普职招生比

2017年

328

66.36

23.19

19.21

1.12:1

2018年

323

67.97

22.63

20.14

1.13:1

数据来源:《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17、2018) 

1.2设施设备。 

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占地面积2155.60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0.97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66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2.82平方米;固定资产价值2042771.13万元,生均固定资产价值38828.57元;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50319.7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0460.36元;图书1818.58万册,生均纸质图书34.6册;计算机19.76万台,生均计算机0.4台。与2017年相比,学校占地面积增加78.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3.8%;建筑面积增加43.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3.8%;固定资产价值增加160084.3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8.5%;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增加54828.3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1.1%;纸质图书增加165.14万册,比上年增加了10%;计算机增加0.34万台,比上年增加了1.8%(见表2),生均各项指标与2017年相比略有增长(见表3),生均设施设备指标普遍高于国家标准(见表4)。 

表2:2017-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情况

项目
年份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值(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纸质图书(万册)

计算机
     (万台)

2017年

2077.33

1157.09

1882686.74

495491.39

1653.44

19.42

2018年

2155.60

1200.66

2042771.13

550319.78

1818.58

19.76

数据来源: 《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17、2018)  

表3:2017-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各项指标情况(不含技工学校)

项目
年份

在校生数(万人)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

生均固定资产值(元)

生均仪器设备值(元)

生均图书(册)

生均计算机(台)

2017年

52.19

39.1

21.8

35395.5

9315.3

31.1

0.4

2018年

52.61

40.97

22.82

38828.57

10460.36

34.6

0.4

数据来源: 《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17、2018)

表4: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设施设备情况

项  目

浙江省

国家标准

超标数值

超标幅度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40.97

33

6.1

18.5%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

22.82

20

1.8

9.0%

生均仪器设备值(万元)

0.10

0.3

0.63

210%

生均图书(册)

34.6

30

1.1

3.7%

生均计算机(台)

0.4

0.15

0.25

167%

数据来源:国家标准详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 

1.3教师队伍。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着力打造一支道德素质高尚、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为我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教职工数38628人,其中专任教师数34409人,专任教师数占教职工数的89.1%,生师比为15.3:1;其中专业课教师人数为18642人,双师型教师人数为1559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3.6%;外聘兼职教师4344人,占专业课教师数23.3%。 

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3356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7.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90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97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2%,(见表5、表6、表7)。 

表5:2017-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学历

2017年

2018年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研究生

2644

7.8%

2908

8.5%

本科

30313

89.36%

30656

89.1%

专科

956

2.8%

838

2.4%

高中及以下

12

0.04%

7

0.02%

数据来源: 《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17、2018) 

表6:2017-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情况

职称

2017年

2018年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副高级以上

9375

27.6%

9717

28.2%

中级

12577

37.1%

12870

37.4%

初级

9255

27.3%

9296

27%

未评定

2718

8%

2526

7.3%

数据来源:《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17、2018) 

表7:2017-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双师型”结构情况

年份

2017年

2018年

双师型教师数量(人)

14988

15592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

81.7%

83.6%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44.2%

45.3%

数据来源: 《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17、2018)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浙江省中职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素养为重,多举措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是始终坚持“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充分挖掘大赛的育人功能,注重发挥技能大赛的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2018年,组织学生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技术技能类国赛项目33个,共产生一等奖104名,二等奖218名,三等奖332名,同时遴选出218名优秀选手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2018年浙江省中职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荣获61个一等奖,99个二等奖,49个三等奖,成绩居全国前列,获奖率高达95.87%,金牌获奖率达到29.19%,金牌总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二是为夯实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提升中职学生人文修养,为学生生活和继续深造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奠基,以技能抽测为主的“面向人人”大赛新增语文项目。经统计,全省参赛选手语文项目的抽测成绩最高分96分,最低分15分,平均分达到72.06分,优秀率1.42%,合格率89.16%,低分率仅为0.22%。比赛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考生的语文实际水平,是对我省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的一次有质量的抽样监测,也是对各地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次有效检阅。 

二是继续开展“阳光学生”“最美教师”“美丽校园”系列评选活动,评出“阳光学生”15名、“最美教师”20名、“美丽校园”6所,涌现了一批优秀中职学校师生,有效推进我省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放劳模事迹报告光碟上万张,举办了“阳光学生”、“最美教师”、“美丽校园”集中展演和“三美”(劳模、成长导师、优秀毕业生)人物巡回报告会,向社会展示一批向上阳光的中职学生,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中职教师和具有优秀校园文化的中职学校、进一步激发全省中职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材,推动全社会形成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2.2就业质量。 

浙江省着力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中职毕业生发展出路多样化,就业、升学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发展各具精彩,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中职学校毕业生总数为20.14万人,省内就业率为92.13%。据最新的浙江省中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统计,中职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多样,中职毕业生中,就业、升学和自主创业人数比为 1:1.9:0.1,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不同职业发展类型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均比较高,受雇就业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待遇满意度分别为3.50分和3.44分,仅7.12%和9.42%的学生对工作和工作待遇表示不满。受雇就业毕业生工资待遇不断提升,并基本能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就业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3243.04元, 84.7%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收入可以满足或勉强满足自主生活需求。在就业社会保障上,53.18%的毕业生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31.01%的毕业生能够享受完整的“五险一金”待遇。毕业生工作胜任度高,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工作半年以来,认为完全能够/能够胜任工作的毕业生占76.95%,51.42%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2018年,浙江省继续深入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6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及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教职成〔2016〕100号),全省各地各学校按照要求,科学建立89和完善中职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积极实施“中职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加强重点扶持学校建设,确定110所薄弱学校194个主干专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专业。目前现有全省中职学校专业布点数2166个,涵盖经济普查中所列的18大行业。全省中职学校共设置主体专业布点880个。健康服务类、涉海类、涉农类特定专业数分别为59个、22个和82个,三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2.44万、0.6万和1.63万。 

3.2质量保证。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进入了“以质取胜”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坚持“扶强、扶特、扶优、扶专”的发展思路,着力建立完善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努力提高中职教育办学质量。全省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开展对市县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绩效挂钩考核,完善政府、学校、行业组织、企业、学生、家长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研究制订“三名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办法,形成竞争淘汰机制,有力地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市县职业教育发展考核办法,以市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总体发展状况、年度进步率、财政教育投入、“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等为主要依据,评定市县职业教育发展绩效。通过项目引领和考核引导,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加快推进职成教现代化的步伐。 

3.3教师编制及培养培训情况。 

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重点扶持学校师资提升计划,制定名校与重点扶持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交流管理办法,每年遴选100名重点扶持学校骨干管理干部和骨干专业课教师与发达地区示范学校进行对等互派交流挂职。研究制订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卓越教师、校长、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培养,开展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建设一支能引领我省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支持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创建一批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推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分层分类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以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为重点,按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18年研究制订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老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83.6%,比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聘请校外教师4344人,占专业教师比例23.3%。同时,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技术技能类项目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并举办机械综合加工等比赛,通过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浙江省始终坚持把校企合作作为中职办学的基本途径,鼓励各地建立校企合作奖补机制,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模式。重点扶持建设依托中职学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产学研联合体、校企合作共同体等载体,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2018年,浙江省校企合作共同体共计728家,其中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57家。全省与中职学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企业共有936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4709家,占比50.28%。 

4.2学生实习情况。 

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中职学校学生实习工作,始终把中职学生实习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作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以实习规范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以“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治理,全面落实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和安全职责等方面的要求。全省中职学校明确实习工作责任,设立专门实习工作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相配套的实习工作管理制度,做到层级清楚、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确保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浙江省积极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鼓励行业企业与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完善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衔接。全体系、全方位推进浙江省职教“一带一路”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在全省职教周启动仪式上发起了职业教育服务浙江“一带一路”工作的倡议,得到了集团内外的广泛响应。由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发起,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2家单位共同作为联盟首批单位,联合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协作联盟。2018年,全省共有各类职教集团196家,其中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1家,紧密型职教集团114家,当地中职学校牵头的职教集团125家。 

4.4产教融合 

我省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各地建立以区域或专业为纽带、地方政府(或行业)为主导、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职教集团或联盟。目前,全省各地已组建了100多个职教集团,与7000多家企业结成紧密合作关系,为推进校企合作搭建了有效平台。“十三五”期间,将建成2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同时重点扶持建设100个依托中职学校、整合行业企业资源的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使之成为区域校企合作典型和样板。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共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18个,省级试点90个,全省有179所中职学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参与试点专业点数381个,参与学生数3.95万人,参与大中型企业1634家,保障体系和双元育人机制初步形成。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浙江省始终坚持把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增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努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2018年,浙江省中职学校毕业生总数为20.14万人,比2017年增加1.07万人。近五年来,共有200多万名中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推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两富浙江”和“两美浙江”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5.2社会服务 

浙江省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职责,坚持培养培训并举,“两条腿走路”,积极主动承担社会培训任务,多形式地开展面向社会的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尤其是多形式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渔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预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新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培训、涉海类‘两创’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培训,深入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加强老年教育,推进扫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延长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通过各地各中职学校的努力工作,全省中职教育社会服务成效突出,2018年,全省中职学校多形式开展面向社会的各类技能培训规模达1240万人次。 

5.3对口支援。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浙江省职教援藏、援青、援黔、援川、援滇等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口支援范围圆满完成了相应的对口支援工作任务。继续做好援藏、援青、援川、援贵、援滇等工作,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藏那曲市、四川省、四川省阿坝州、云南省、青海省海西州、吉林省等地签署《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落实协议书》。2018年,招收新疆中职学生574名,,在校生人数1570名。招收西藏(青海)学生37名,,在校生人数130名。新接收251名云南中职建档立卡学生来浙就读中职学校,共有云南班在校学生568名。  

6.政府履责 

6.1政策措施。 

浙江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中职教育政策措施建设。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深化高考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我省下发《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教职成〔2018〕43号),启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今年6月,颁布了《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度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8〕10号),提出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遴选新增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6.2经费。 

近年来,浙江省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立职教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2011年浙江省财政厅制发《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意见》(浙财教〔2011〕377号),将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普通高中的1.5倍以上。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6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通知》,从2016年开始,确定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2500元/生·年。同时,积极筹措资金,通过项目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自“十一五”以来,每年以2亿元左右的省财政经费,先后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等项目,并开展“省财政补助与市县职业教育发展挂钩考核”,鼓励各地争先创优发展职业教育。 

7.特色创新 

特色创新一:征集“三名工程”项目建设优秀案例,推广名校建设经验 

为统筹和优化中职教育区域发展布局,集合优质资源,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中职名校,2018年,我省继续秉持“扶强、扶特、扶优、扶专”的发展思路,在已有建设基础上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职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并面向省内中职名校征集“三名工程”项目建设优秀案例,组织召开“三名工程”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提炼、推广“三名工程”建设经验。 

主要做法:一是组织征集“三名工程”项目建设优秀案例。为总结和挖掘推进“三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分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3个主题先后分期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和评选,共征集典型案例322个。经组织专家评审,评出目标定位优秀案例12项,师资队伍建设优秀案例26项,校企合作优秀案例31项。这些优秀典型案例,汇集了全省中职学校推进“三名工程”项目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宣传推广价值。优秀典型案例分别刊登于《浙江职业技术教育通讯》2018年第4、5、6期上。二是组织召开“三名工程”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水平推进“三名工程”项目建设,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三个专题,先后分别在绍兴市中专、丽水市龙泉职高、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召开经验交流会。每次会议均推选部分学校代表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并组织与会代表实地考察学习承办学校“三名工程”建设经验。会议召开均获得圆满成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大家受益匪浅。 

特色创新二:深化中职“选择性”课改,巩固课改成果,形成“浙江样本”。 

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坚持以生为本,顺应国际教育“融合性”发展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的需要,得到中职师生,尤其是学生的普遍欢迎。在2017年底中职选择性课改实现全覆盖(覆盖百分之百的中职学校、中职专业、中职学生)的基础上,今年4月,经过总结、提炼,形成《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实践探索》,并在2018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同时,聚焦我省中职选择性课改实施以来所涌现出的一大批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成效显著的课改学校典范,梳理总结相关学校的做法与经验,形成“浙江样本”  ——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调研报告。在以“适合·选择: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追求”为主题的首届“苏派·浙派”职业教育对话会上,我省课改专家及中职学校校长集体亮相,推广我省中职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取得良好效果。 

主要创新点:一是理论创新。以“适合的教育”为出发点,提炼出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为理念指引的中职“选择性教育课程模式”,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体验中选择、在选择中学习与成长的教育理念。选择性教育强调适合学生的教育,只有在被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不断选择中才能发现并加以实现,为适合的教育在中职领域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课程体系创新。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选择性教育思想,省级层面制定了各个专业的选择性课改指导实施方案,系统构建起“核心+自选”的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三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根据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及人才多样化成长的特点,①构建了多次选择、多种选择的选择机制,使学生围绕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可以选专业、选专业方向、选学制、选课程、选教师;②设计职业认知与体验单元、推行成长导师制和生涯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选择的专业指导;③推行选课走班制、弹性学制、学分制、多学期制、长短学制,鼓励大班与小班有机组合,长课与短课有机组合,理论课与实践实训课有机组合,为实现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提供机制保障。四是推进路径创新。成果采用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政策驱动,自下而上试点先行、基层探索、全面实践的模式,省市校三级联动,在深入实践与验证之下,最终形成为理念正确、实践可行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模式,成为浙江省近几年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主旋律。 

特色创新三:启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本年度,我省启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共计15所浙江优秀中职学校与8所本科院校参与,初步确定招生计划共590名。试点中职学校都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省“三名”工程建设学校以及具有特殊专业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试点专业优先支持市场需求量大、理论基础要求扎实、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培养周期长、适宜从中职阶段开始培养的专业,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前教育、汽车服务工程等本科专业。 

主要创新点:一是统一招生,统一录取。根据试点工作安排,首批参与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学生,在中职入学及升本科入学均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中职招生纳入各市统一中考,按计划招生,根据当地中考成绩、所填志愿从高到低择优录取。3年后升本科参加中职升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全省统一考试,上线方可录取。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但其中达到中职毕业水平的,颁发中职毕业证书。二是强调三方协同,贯通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不是中职教育加本科教育的简单‘3+4’,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七年一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设计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共同招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实现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实现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无缝衔接。这一培养模式汇集、共享了高校与中职校及行业企业等各方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化、个性化及合作式学习,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真正成为卓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升学通道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从中职到高职并延伸到本科教育,深刻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不仅不是“断头路”,更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18年,各中职学校党组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聚焦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应师生、社会关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出一支对党忠诚、作风过硬、有责任有担当的职业教育党员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批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廉校园”。一年来,浙江省内中职学校校园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重大事件,师生精神面貌总体向上向好。 

8.1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政治引领。 

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推动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思想文化信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党对统战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强化党的思想理论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强化党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8.2强化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进一步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开展二级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建立健全“堡垒指数”和“先锋指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服务,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制订本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努力做好骨干教师入党工作,引导团员青年及入党积极分子靠拢党组织,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 

8.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内涵和外延,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党员干部以新时代标准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严格师德惩处,执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排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工作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治理,推动师德建设规范化长效化,规范和引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8.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贯彻落实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深化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坚决落实责任分解清单、谈心谈话、约谈函询、述职述廉、通报公示及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作风效能专项督查,发挥好“清障”“护航”作用,狠抓“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建立健全监督工作体制机制,深化内部监督、拓展外部监督渠道和舆情监控机制。强化权力制约,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督导委员会等治理主体作用,落实问题分析整改。深入开展“清廉校园”建设活动,实现校风持续好转。 

9.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质量提升计划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内涵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中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教育质量评价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作用未能充分凸显。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校的高度,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下,学校在教师的规模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但总体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平衡、产出标志性成果能力和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支撑全省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待深化。职业学校前瞻性地设置或调整专业的能力不足,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还不够灵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合作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不够明确。 

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党建工作未能全面渗透到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党建引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改进措施 

规范中职学校教学,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升级。以提升全省中职教育质量为重点,检查指导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规范全省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制定浙江省中职地方教材目录。扩大教学诊改覆盖面,使其延展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教室、现代学徒制等各教学领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学校智能设备及网络,进一步探索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技术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全面启动文化课的教学质量抽查活动,同时举办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面向人人比赛。通过“教材建设制度”和“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教学质量抽查”的检验,“教育质量报告”和“毕业生质量报告”的反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规范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中职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严格贯彻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深入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挖掘培树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师德水平。更加突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完善教师下企业制度、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进一步推动“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大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名师、大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实现优质资源线上共享开放。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南,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适应未来教育变革的新型教师。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中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徒制试点等工作。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营造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模式。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校内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需求专业及新设专业的遴选与培育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推动产业甚至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 

建立健全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以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工作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和监督。完善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效绩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完善中职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中职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落实督导报告、限期整改、奖惩等制度。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在学校广泛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指导学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真贯彻落实“清廉教育”要求,建立廉政教育常态化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附件:1.设区市教育质量报告

      2.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